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脑出血
编号:10645327
缺血性中风(脑血栓)是怎样形成的?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9日 中国药学会
     缺血性中风(脑血栓)是常见病,多见于老年人,且男性多发,血栓的部位有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发病常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由于血管壁损伤,血液成分改变、血流瘀滞或流速改变导致血在血管内形成血栓,使血循环出现障碍,引起组织或器官的缺血、缺氧和损伤。血栓的形成并非独立的,常由多种因素、疾病或并发症引起:

    (1)疾病:脑血管痉挛、早衰性脑退化、手术或外伤后的静脉血栓形成。

    (2)状态:处于睡眠、失水、缺血、休克、疲劳、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红细胞增多状态时,血液的流通变缓,血液黏稠度增大,会在局部形成血栓。

    (3)颅内脑动脉硬化:人到中年以后,动脉管腔内膜因脂肪沉积,侵蚀管壁而逐渐硬化,同时管腔也随之变窄,使血液流通不畅。

    (4)血小板凝集:血液中血小板粘稠度高或发生凝集,形成小血栓。

    (5)局部血栓:栓子来自因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壁血栓脱落。

    (6)感染:肺感染所致的脓栓、细菌性心内膜炎生物脱落、癌栓子、寄生虫卵等。

    信息来源:中国药学会网站专家,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