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脑出血
编号:13572692
基层医院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811
     【摘要】目的:研究基层医院对于脑出血疾病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个小组各包含40位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措施,给予实验组患者我院制定的优化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结论:通过在入院前与入院后的各个时期对患者采取正确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出血;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040-01

    脑出血指的是原发性的脑实质部分出血,现代医学中将其归为脑卒中范畴,其发病率占脑卒中发病率的20%左右。造成脑出血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血压疾病与脑动脉的粥样硬化,该疾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以及发病前无征兆等特点[1],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在临床治疗中,应以快速、准确、有效作为急救原则,以便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在本次研究中,以“研究基层医院对于脑出血疾病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案”作为研究目的,现将研究过程与所得结论报告如下。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1约-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个小组各包含40位患者。纳入标准[2]:①所选患者均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被确诊罹患脑出血;②患者不合并心、肾、肝等器官或系统病变以及血液疾病;3患者本人及其亲属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47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29±9.207)岁。大脑半球出血者共28例,小脑出血者9例,脑干出血者共3例。其中出血量≥15毫升的患者共16例,出血量<15毫升的患者共24例。实验的40例患者中,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47岁43-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29±8.307)岁。大脑半球出血者共26例,小脑出血者11例,脑干出血者共3例。其中出血量≥15毫升的患者共14例,出血量<15毫升的患者共26例。

    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两个小组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措施,给予实验组患者我院制定的优化治疗措施,其中包括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两大部分,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治疗方法

    (1)院前急救:

    当接到患者后,立即对患者进行各项生命体征检查,其中包括心率 、血压、呼吸、体温检查,以及瞳孔反射、神经反射与肢体功能检查。将患者的头部向侧方偏转,稍后仰,避免舌后坠,以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对于出现呼吸衰竭症状的患者,应给予辅助呼吸;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立即给予心脏复苏治疗;对于情绪躁动的患者,可给予镇静治疗。在转院的过程中,严禁剧烈震荡,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做持续、密切的观察,特别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与瞳孔大小[3]。

    (2)院内急救:

    保持患者呼吸通畅,清理患者口鼻中的呕吐物、痰液以及假牙等,防止患者因呼吸不畅而导致缺氧,当需要时,可给予吸氧治疗。尽早进行CT、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项目,以便尽早明确病情。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给予利尿剂與浓度为20%的甘露醇进行静脉滴注,每隔6小时交替进行;对于心功能受损者,要减少药物的注入量并减慢滴注速度。将患者的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内,一般以100mmHg为宜,以免因血压太低而对脑灌注造成影响。保证患者电解质平衡与营养平衡。以(患者每天的尿量+0.5L)对患者进行补液,对于高热、呕吐、腹泻以及多汗的患者应适当增加补液量。进行低钠血症、感染、中枢性高热以及应激性溃疡等脑出血并发症进行预防与治疗[4]。

    (3)手术治疗:

    根据CT影像显示的血肿分布,确定出血肿的中心点,借助定位尺于患者的头皮上进行定位,选择穿刺点时要避开脑的功能区域,用有槽手锥打开颅骨,按照所测深度放置碎吸管,连接注射器进行抽吸。若血凝块较多,可使用碎吸器完成碎吸,吸到计算量的1/2左右时停止碎吸,放置引流管,通过引流管注射适量尿激酶。

    (4)护理措施:

    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将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处理。针对感染、发热、窒息、褥疮、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经抢救与临床治疗得以痊愈的患者共27例,治愈率为67.5%(27/40),其中5例患者因治疗效果不好或无效中途转院治疗,其余8例患者因治疗无效而不幸死亡,死亡率为20%(8/40)。实验组患者中经抢救与临床治疗得以痊愈的患者共33例,治愈率为87.5%(35/40),其中3例患者因治疗效果不好或无效中途转院治疗,其余2例患者因治疗无效而不幸死亡,死亡率为5.0%(2/40)。除去转院治疗的患者外,对照组患者中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9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7%(9/35),其中4例患者因脑水肿、继发性出血以及脑疝而死亡,其余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实验组患者中仅有4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8%(4/37)且经有效治疗后痊愈,未出现并发症导致死亡的案例。

    3 讨论

    我们认为,对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应从院前急救、院内急救、临床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几个方面入手,以快速、有效、准确为抢救原则。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也证明了这一观点:接受我院所制定的治疗方案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通过在入院前与入院后的各个时期对患者采取正确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宫曙光.基层医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09,4(02):85.

    [2]黄海华. 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临床治疗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24):51-51.

    [3]夏祥新, 王刚. 基层医院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探讨[J]. 临床急诊杂志, 2008, 9(5):293-294.

    [4]夏祥新, 王刚. 基层医院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探讨[J]. 临床急诊杂志, 2008, 9(5):293-294., 百拇医药(余伟)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