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专家 > 专家名录 > 郎景和
编号:136088
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通、近、达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8日 医学科学报 2016.09.08
     我在河北的一座庙宇里,偶然发现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政治家的一句话:通天理、近人情、达国法。

    我想,做人做事要如此,做医生从事医疗也应该如此。

    医生要通天理。天理就是人的身体、心理、生理、病理状况和特点,特别是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临床表现及其转归。对天理的通晓,就是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体的认识,对疾病的认识。

    医生要近人情。这个人情不是一般意义的人情,是指病人的思想、感情、意愿、要求,以及家庭与社会背景。这对诊治疾病和医患交流沟通都甚为重要。

    医生要达国法。是指疾病的诊断治疗规范、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法,行医戒律、工作规则以及相应的政策规定和必要手续。

    可见,通、近、达都有走之旁,乃为行走归途也,亦即基本路线、基本准则、基本目标。

    为了通、近、达,医生要逐步实践、具备和完成职业活动的“三要素”,即知识、技术和自知。分别是在医学院学习、临床实践和与病人的医疗活动中实现的。医疗对象不仅是生病的器官,而是患病的人,或者深刻地说,我们面对的不是某人得的那个病,而是罹患某病的那个人。医学,虽然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却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如果离开了人文关怀、哲学理念,那知识和技术的价值实际是微不足道的。这是医生必备的自知和智慧之源。

    如果我们缺乏这种自知之明和智慧之源,我们就可能模糊了疾病的图景、混乱了施治的方案,甚至迷失了诊治的目的。也就做不到通天理、近人情、达国法了。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摘自《一个医生的故事》,郎景和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

    《医学科学报》 (第82期 第11版 人文), http://www.100md.com